“感谢您扶危助困,让我年迈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在兴庆法院执行大厅,被执行人紧紧握住执行干警的手,言语间充满感激。
该案源于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继承人生前因经营需要向申请执行人借款,后不幸去世,其名下房产由姐姐依遗嘱继承。由于被继承人去世,债权人面临借款难以收回的困境。经诉讼程序,法院判决被执行人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偿还30余万元借款。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干警并未急于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先对案件背景和当事人情况展开深入调查。通过多方查询,确定了遗产范围。在与被执行人沟通中了解到,其自身经济条件有限,且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明确委托其照顾两位年逾八旬的父母。老人身体状况欠佳,需要持续的医疗和生活支出。若直接对继承财产采取查封、拍卖等措施,不仅可能影响被执行人的居住权益,更会危及两位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执行工作既要维护法律权威,也要考虑群众的实际困难,不能简单‘一执了之’。”秉持这一理念,执行团队决定以和解为突破口,推动矛盾化解。通过多次与双方沟通,一方面向申请执行人详细说明被执行人的家庭困境,阐释善意执行对化解矛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被执行人耐心释明法律规定,明确其还款义务,同时倾听其对还款方案的意见。
在协调过程中,执行干警针对双方在还款金额、期限等方面的分歧,逐一梳理并提出合理建议。结合被执行人的经济状况,制定了分期还款计划,同时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在确保案款逐步到位的前提下,给予适当宽限期。经过多轮沟通,双方最终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将逐步履行还款义务。
该案的顺利解决,是兴庆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一个缩影。在办案过程中,执行干警既注重核对法律事实,也关注案件背后的实际情况;面对矛盾不简单采取强制手段,而是通过耐心沟通,在维护申请人权益与保障被执行人基本生活之间寻求平衡,让司法在彰显力度的同时充满温暖。
撰稿:王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