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兴庆区人民法院->新闻中心->法院资讯
善执者兴丨机动“铁拳”与攻坚“重器”:兴庆法院执行工作双轮驱动见实效

  

 

在司法实践中,部分被执行人利用信息与时间的“双差”,隐匿行踪、转移财产,严重损害司法权威与公信。面对这一顽疾,兴庆法院以“执行110”与“集中执行”两大举措为支柱,构建起一套反应迅捷、查控精准、威慑强大的执行新体系,用实际行动将法律文书上的“白纸黑字”,兑现为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

“执行110”:锻造全天候待命的执行“快速反应部队”

为解决传统“朝九晚五”工作模式与被执行人“昼伏夜出”、行踪不定之间的矛盾,兴庆法院在全区率先探索建立“执行110”应急执行机制,旨在打造一支24小时全天候在线的执行“尖兵”与“快速反应部队”。

成立“执行110”指挥中心,作为整个机制的“智慧大脑”与调度枢纽。在人员配置上,采用“1+N”梯队化备勤模式,组建了15个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驾驶员构成的快速反应小组。小组轮流值守,确保及时应答。一旦接到有效线索,指挥中心能立即调度最近警力,火速奔赴现场进行核查、控制与扣押。

“执行110”的价值,在于其无时不在的威慑力与瞬间爆发的行动力。

近日,“执行110”接到线索,一起案件中已被查封但长期下落不明的涉案车辆出现在内蒙古乌海市。值班小组立即出发,途中得知车辆已驶上高速并向省外移动。执行干警当机立断,决定沿路追踪,一路跟随数百公里,直至当晚8点,干警在甘肃省天水市找到合适时机,于当地公安机关配合下成功控制车辆,并对阻挠执行的车辆使用人进行了严肃教育,最终将车辆成功扣押。

据统计,该机制已累计在夜间、周末及节假日出动572人次,成功查控被执行人342人,极大地压缩了实行被执行人的规避空间。

集中执行:聚焦积案清理,打响“终本清仓”攻坚战

“终本”(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非执行的终点,而是因暂时无可供执行财产所采取的程序性处理。如何激活这些“沉睡”的案件,关乎大量胜诉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兴庆法院将“集中执行”作为一项系统性、常态化工程,紧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终本清仓”专项行动,向历史积案发起全面攻坚。

兴庆法院执行局组织精干力量,对案件库进行了多轮“过筛式”排查,最终锁定两大重点:其一是涉及车辆、房产等财产查封但尚未处置完毕的4000余件“硬骨头”案;其二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1.26万件涉民生、小标的案件。对此,法院制定“一案一策”清理方案,集中时间、人力与资源,开展多轮次、高强度的专项行动。

三年前,仇某某因交通事故致残,案件胜诉后却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而陷入“终本”。屋漏偏逢连夜雨,仇某某后又罹患癌症,生活陷入绝境。执行干警在多次调查未果后,驱车前往陕西省定边县,直抵被执行人王某某家中查找。虽未当场找到人,但此行形成了强大震慑。不久,王某某态度转变,主动让妻子前来协商。执行干警又趁热打铁,同时加紧联系另一被执行人郭某,反复沟通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一次性支付10万元。这起沉积三年、关乎当事人生命健康的“心病”得以彻底化解。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兴庆法院已成功恢复执行案件750件,执行完毕342件,执行到位金额高达1.3亿元,让大量“尘封”的权益得以重见天日。

“执行110”与“集中执行”,如同支撑兴庆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两驾马车”。前者是迅速出击的“铁拳”与“利剑”,后者则是清理存量、攻坚克难的“重兵集结”。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力,共同织就了一张让失信被执行人无所遁形、无处藏身的天罗地网。

随着这两项举措的深入实践,显著提升了执行质效,形成了对失信行为的高压态势,营造了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接下来,兴庆法院将进一步深化工作举措,创新执行机制,以决战姿态坚决打赢年底执行收官之战,确保高质量完成办案目标,努力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加速实现。

 

撰稿:郝庆顺

来源: 责任编辑:
☆ 兴庆区人民法院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兴庆区人民法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兴庆区人民法院,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庆区人民法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兴庆区人民法院)”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兴庆区人民法院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