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兴庆法院交通事故第二巡回法庭紧紧围绕“高效化解纠纷、实质解决争议”目标,聚焦涉民生案件,以精准调解与靶向释法为抓手,全力推动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近日,该法庭在一天之内成功调解6起案件,其中2起民间借贷纠纷得到圆满化解,4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当庭履行,实现“案结事了”,充分彰显了攻坚行动的扎实成效。
在一起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的民间借贷纠纷中,立案后被告消极应对,不仅拒接法院电话,也拒收诉讼文书,法庭干警两次上门送达均未果。若按常规程序,案件需公告送达,但为提升效率、加快节奏,干警让原告多留意被告动向,及时反馈。某日清晨8点,原告来电称被告出现在小区附近。干警与法警立即行动,于被告居住小区附近的公厕门口,成功送达开庭传票与诉讼材料,一举突破“送达难”困局。
庭审中,被告起初对这笔长达8年的借款矢口否认,并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但在原告出示多次催收证据后,被告态度有所松动。承办法官把握时机,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一方面向被告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借款合同履行、违约责任及利息计算的规定,明确指出拒不还款可能面临的信用惩戒与强制执行后果;另一方面从情理出发,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剖析纠纷久拖不决对生活与社会信用的负面影响。经过层层释法说理与情绪疏导,被告最终承认借款事实,主动与原告达成分期还款协议,当场签署调解笔录并支付首期款项及诉讼费。这起“送达难+调解难”的“骨头案”得以顺利化解。
针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伤残无争议的案件,交通第二巡回法庭采用“调解员+审判员”联动模式,递进式开展调解工作,推动纠纷快速化解,实现“小标的即时清结、大标的按期履行”。
在同日调处的另外4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法庭紧扣“快速化解、即时兑现”需求,简化流程,精准核算赔偿金额。对于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争议较小的项目,法官当场组织证据核对与责任划分,促成双方迅速达成一致。其中,原告赵某与被告刘某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一案,调解协议达成后,被告当场通过手机转账支付全部赔偿款;其余三案被告也以现金或第三方支付方式即时履行,真正实现“调解即履行”,有效避免“胜诉难执行”的困境,切实减轻群众诉累。
一日之内高效化解6起案件,既从源头缓解“执行难”问题,又以“即时履行”模式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是交通第二巡回法庭“快审快调、实质解纷”工作理念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法庭将持续强化释法说理,优化调履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快办案节奏,推动审判质效全面提升。
撰稿:李倩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