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知道错了,能不能先让我上火车?我回来一定把钱还上!”在银川火车站候车大厅,一名戴着口罩的被执行人向兴庆法院执行干警焦急地恳求道,语气中满是懊悔。
“我们理解你的难处,但去年你就承诺过分期履行,却分文未付。这次我们是依法执行。我们可以帮你联系家属,一起协商通过线上方式解决执行款问题。”执行干警一边向被执行人解释,一边沉着核对信息,维持现场秩序。
这一幕,发生在兴庆法院“执行110”接到悬赏举报后的执行现场——此时,距离该被执行人所乘火车发车仅剩20分钟。
10月15日下午3点,兴庆法院“执行110”举报电话骤然响起。电话另一端,一名热心群众急促地举报:“我看到你们公告上的被执行人了!她正在银川火车站,马上要坐火车去兰州!”
挂断电话,“执行110”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执行干警携带执法记录仪与相关文书,驱车直奔火车站,并在途中同步联系车站工作人员,提前锁定被执行人所在的候车区域,为“精准拦截”争取了宝贵时间。
抵达车站后,执行干警穿过熙攘人群,凭借外貌特征与前期信息,很快在候车厅锁定目标。当时,广播已接近播报检票通知,被执行人正收拾行李准备起身。两名干警上前亮明身份:“您好,我们是兴庆法院执行局干警。关于您未履行的生效判决,请配合我们处理。”
被执行人顿时脸色一变,反复辩称“没带钱,再等等”,甚至试图借机离开。面对这一情况,干警始终保持冷静,一边出示案件材料、阐明规避执行的法律后果,一边耐心倾听其陈述。在法律威慑与善意沟通的双重作用下,被执行人最终跟随执行干警离开现场。
“如果继续拒不履行,不仅会影响个人征信、限制出行,还可能面临罚款、司法拘留等更严厉的法律后果。”在返回法院的警车上,执行干警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劝说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积极履行还款义务。
经过长达3小时的持续沟通,被执行人及其家属最终通过线上转账,将5万元案款汇入法院执行款专户——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撰稿: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