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下午来法院一趟,您有时间吗?”刚刚结束外出工作正在吃饭的兴庆法院执行法官接到这通被执行人主动打来的电话,脸上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苗某某长期拖欠申请执行人货款近3万元,且一直处于失联状态。法院虽依法查封其名下两套房产,但因财产标的较小,不具备处置条件。其间,执行法官四次前往被执行人名下房产所在地开展集中执行,均未能查找到其下落。
为打破僵局,执行法官决定使用第三方协助平台查找被执行人行踪,终于掌握了被执行人近期动态,同时意外发现当天被执行人已入住市内一家酒店。
刻不容缓,执行法官立即赶往该酒店,然而苗某某却并不在房间,只有一名同住人员面对法官询问一脸茫然。在法官的解释下,同住人员提供了苗某某现在使用的手机号码。
“苗某某,我们是兴庆法院执行干警,现已掌握你入住酒店的情况。请你尽快履行义务,否则我们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但电话突然中断,再次回拨,已无法接通。正当执行法官商议下一步执行方案时,被执行人却主动回拨了电话,言语间透露出紧张情绪。执行法官抓住时机,再次严肃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当日下午,苗某某如约来到法院,却仍以无力偿还为由拒绝履行。执行法官郑重告知:“你有能力频繁消费,却声称无力偿还,法院无法认同。若仍拒不履行,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在多次释明无效后,法院当场宣布对苗某某进行司法拘留。押送途中,原本沉默不语的苗某某突然开口说道:“法官,您真是有办法,我这么东躲西藏还是被找到了。”执行法官严肃回应:“任何逃避执行的行为,终究无法逃脱法律的约束。主动履行义务,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司法拘留的震慑和执行法官的劝说下,苗某某最终认识到自身错误,当场筹集全部案款并一次性付清,这起长期难有进展的案件得以顺利执结。自2025年4月应用第三方协助平台以来,兴庆法院已成功查找并锁定被执行人25人。通过后续高效执行措施,其中18人已部分或全部履行义务,4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对3人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累计执行到位金额达360余万元。
撰稿:郝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