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方当事人为小众汽车配件价格争执不下时,法官如何运用专业智慧化解矛盾?近日,兴庆法院法官通过市场询价和专业技术分析,让一场持续近两年的“天价”索赔纠纷在一周内圆满解决。
案件回顾
事情要从2023年6月说起,顾某将其某品牌SUV送至陶某经营的汽车修理厂维修。陶某为其更换了三元催化器,收费800元,但未将原配件返还车主。一年半后,顾某在车辆年检时被告知尾气排放不达标。在听闻二手三元催化器可能价值上万元后,顾某以原车配件为由,向陶某提出了高达42700元的索赔要求。
审理思路
面对这起棘手的纠纷,承办法官深入调查,从专业技术角度寻找突破口。通过咨询专业鉴定机构,法官了解到三元催化器的质量评估需要结合发动机实际测试,而尾气排放不达标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车辆使用年限、行驶里程、发动机状况等,不能简单归咎于单一配件问题。
为了准确评估争议配件的实际价值,法官主动走访该品牌4S店进行询价。专业人士结合涉案车辆的具体情况,评估原车三元催化器的剩余价值为500-1000元。同时,法官还查明了一个关键事实:按照行业惯例,自费维修更换的配件应当返还车主,陶某擅自处置旧配件确实存在过错。
在掌握这些关键事实后,法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用专业数据说话,耐心解释技术标准,客观分析市场行情,同时明确指出维修方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瑕疵,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终于回归理性,重新评估损失,并当场达成赔偿协议。令人欣慰的是,陶某当庭履行了赔偿义务,这场持续近两年的纠纷在一周内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撰稿:厚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