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起纠葛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难免因琐事产生摩擦。近日,兴庆法院受理了一起上下楼邻居之间因漏水引发的纠纷,法官联合社区、司法所、派出所及物业公司进行调解,不仅修复了破损的管道,更弥合了邻里关系的裂痕。
2025年3月,家住银川市兴庆区某小区的王先生发现自家卫生间天花板不断渗水,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损坏了装修。经初步排查,漏水可能源于楼上邻居家的卫生间,但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后经专业检查,确认漏水点实为楼内公共管道老化所致。由于责任划分存在争议,尽管社区、派出所和司法所多次调解,双方仍僵持不下,王先生最终选择诉至兴庆法院,要求维修并赔偿损失。
联合调解解心结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意识到,这起纠纷表面是管道维修问题,实则是积怨已久的邻里关系问题。庭审中,楼上业主坚称公共管道维修不应由个人承担,双方矛盾一度激化。为真正化解纠纷,庭审后,法官没有简单一判了之,而是主动来到社区,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物业等多方力量,组织现场调解。
调解过程中,法官耐心释法明理,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和公共设施维护的法律规定,同时劝导双方不要置气,表达真实诉求、尝试换位思考。“都是邻里邻居的,以后还是要住上下楼,得和和气气的!”“我同意出钱修理,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共同承担维修费用的合意,王先生也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这场持续数月的“闹心事”通过富有人情味的调解得以圆满化解。
撰稿:甄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