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兴庆区人民法院->新闻中心->法院资讯
六项工程丨从“小志”到“大智”——兴庆法院这样点亮青少年“法治之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兴庆法院着力打造“小志法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项目,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小志法学院”是囊括线上线下、家庭学校、院内院外全方位的青少年普法项目,包含“法治副校长”“法治研学营”“为‘未’说法”“法说家话”等多种普法形式。今年,兴庆法院制定三项相关制度并发布《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和婚姻家事审判工作白皮书》,让“小志法学院”项目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推进。

请进来:沉浸体验,普法宣传走“心”走“实”

利用假期时间,开展青少年法治研学营活动,邀请《宁夏日报》“小龙人”记者团普法小卫士、银川市红领巾普法志愿队等青少年团体来到法院,通过模拟法庭、法院观摩、法治微课等方式,让青少年“身临其境”接受法治教育。今年第一季度已开展活动2次,受益青少年200余人次。

积极组织模拟法庭活动,用校园暴力、故意伤害、电信诈骗等真实案例改编剧本,让青少年走上审判庭,化身“小法官”敲响法槌、明辨是非,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帮助孩子们切身感受法律的公正与威严,将法治的种子深植童心,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走出去:充分履职,法治触角辐射全体师生

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全院31名法治副校长覆盖辖区各个中小学,在开学、儿童节、国家安全周等节点走进校园,面向学校师生开展“订单式”普法,为同学们上好“法治第一课”。今年第一季度,法治副校长已走进兴庆区第三十二小学、长庆初级中学、通贵中学等中小学,开展校园普法活动10次。

同时,提出“让教育者先受教”普法理念,将普法宣传半径由学生进一步拓展至教师,以《开学第一课——让教育者先受教》为主题,面向教师开展法治专题辅导课程,通过切实提升教师法治素养,让教师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法治引路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云上听:在线微课,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渠道

为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半径,在官方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为‘未’说法”“法说家话”等栏目,通过典型案例阐释、法律条文解读等,为广大青少年及家长送上优质云端法治课,传播法治正能量。今年,已制作播出“为‘未’说法”栏目8期、“法说家话”栏目3期。

为进一步拓宽普法宣传形式,法官还走进银川交通音乐广播“新闻K吧”栏目,深度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并对司法解释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部分作了重点解读,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民法典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共同构建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铜墙铁壁”。

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兴庆法院将以“小志法学院”项目为抓手,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帮助青少年自觉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让广大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

 

撰稿:少年家事审判

 

来源: 责任编辑:
☆ 兴庆区人民法院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兴庆区人民法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兴庆区人民法院,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庆区人民法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兴庆区人民法院)”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兴庆区人民法院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