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庆法院交通事故巡回第二法庭通过落实“庭后五分钟”“判后十分钟”等释法答疑机制,促使多起案件当事人自动履行义务,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原告胡某某与被告简某某、某保险公司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发生争议而对簿公堂。
作出判决后,简某某及某保险公司均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服,声称要上诉。承办法官意识到,简单的一纸判决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矛盾,于是承办法官积极对简某某及某保险公司进行判后答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逐一分析其在庭审中提出观点未被采纳的原因。同时,对于法律适用问题,法官不仅讲解相关法律条文,还通过类似案例进行类比,帮助简某某理解判决背后的法律逻辑。
与此同时,针对简某某对胡某某后期治疗的担忧,在征求胡某某的意见后,承办法官还协助双方达成了一次性化解意见。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简某某履行了判决书载明的赔偿义务,并与胡某某达成了一次性赔偿协议,这起长达三年的纠纷终于圆满化解。
兴庆法院交通事故巡回第二法庭针对部分当事人“赢得了官司却解不了心结”“认同判决但不愿履行”的症结,将判后答疑作为促进案结事了的重要抓手,通过“判后答疑+督促履行”,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生效裁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今年以来,该法庭已即时清结案件80余件,总标的额300余万元。
撰稿:王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