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起诉状像写作文,现在像填表格一样简单!”4月15日下午,在兴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位当事人通过新上线的“要素式诉状智能生成系统”,仅用10分钟就拿到了一份规范的纸质版要素式诉状。
“要素式诉状智能生成机系统里有11类常见纠纷模板,选好类型后,只需要填写借款金额、转账记录这些关键信息,就能够生成诉状。”立案窗口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内置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离婚、借贷、劳动争议等民事案件要素模板,不但能够引导当事人规范填写身份信息及证据信息,还能用通俗语言引导群众填写“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法律术语。当事人上传材料后,系统自动将复杂的法律文书拆解成“当事人信息”“纠纷经过”“证据清单”等结构化表格,同时还用红字标注“必填项”,让诉讼参与人看得明白、用得方便。
同时,针对部分当事人撰写的诉状常出现格式混乱、关键要素缺失等问题,该系统通过接入大模型技术,当事人仅需通过“智能生成要素式起诉状——选择纠纷类型——微信扫码上传照片——生成要素式诉状”的简单步骤,即可实现传统诉状3分钟智能升级。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实现“立等可取”。诉状智能生成后,当事人既可以选择将电子版诉状“扫码带走”,也可以免费进行“文本打印”。同时,人工复核也会同步跟进,确保每一份文书“零差错”。
通过上线“问答式生成”“一键智能转化”服务,让诉讼“小白”也能写出一份规范的诉状。根据兴庆法院立案窗口数据显示,试点以来,民间借贷、物业纠纷类案件因诉状中案件信息不完善造成的退案大幅减少,立案窗口排队时长缩短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诉状智能生成,正在悄然改变群众与司法的“第一次接触”。
下一步,兴庆法院将深化智能生成及转化功能与审判系统联动,探索争议焦点自动提炼、类案预判等场景应用,并扩展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定制化模板,推动“填好诉状”向“高效解纷”升级,让技术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撰稿:董经华、郭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