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兴庆法院民一庭聚焦民事审判工作主责主业,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在提高审判质效、做实督促履行上下功夫,实现审判工作有新进展、服务水平有新提高、司法为民有新举措。
全年共计收案1616件,结案1299件。受理的案件中,建设工程类案件占比30.94%,劳动争议类案件占比35.82%。先后获得银川市优秀庭审、银川中院劳动争议案件典型案例、自治区高院建设工程案件典型案例等荣誉,并在2024年度全院绩效考核中取得部门优秀等次。
坚定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民一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
坚持政治引领,以党建促队建促审判,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根据年度学习计划,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会、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参与“兴·青年”读书会等,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不断提升干警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加强内部教育管理,通过观看廉政教育片、学习典型案例、参加廉政教育等,时刻紧抓廉洁自律不放松,提高守纪自觉,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营造风清气正的庭室氛围。
履职尽责,提升审判质效
紧盯质效指标,强弱项、补短板。面对疑难复杂案件,集中优势资源,实行简案快速化解、难案精研细办的工作思路,一年来组织繁案研讨50余次,逐步汇总形成劳动争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难点和裁判要点归纳等内部资料,确保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正确,裁判尺度统一。
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努力克服建设工程、劳动争议等类型案件调解难度大的限制,将调解贯穿案件办理始终,全年累计调撤各类案件798件。其中两件标的超千万元的案件,通过准确归纳案件争议焦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多轮调解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完善“诉前调解+司法鉴定”工作机制,在案件受理初期审查分流可能涉鉴定案件,以鉴促调,节约司法资源。对于已经立案且鉴定周期较长的案件,通过与鉴定机构会商、向鉴定机构发函等方式找症结、提效率,全年委托鉴定案件194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65.8天。
强化裁判文书的规范化管理。全面准确落实阅核责任制,充分运用案例库、法答网等平台,拓宽新型案件审判思路,丰富法律知识储备,推进案件质量、效率、效果全面提升。严格落实“庭后五分钟”释法说理和“判后十分钟”释法答疑机制,并积极关注文书生效时间,询问履行情况,力求当事人服判息诉、主动履行。
锻造品牌,践行为民初心
创建“兴法•乐业”庭室品牌,主动融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大局。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形成兴庆法院劳动争议多元解纷的工作格局。与工会协调联动开展总对总诉前纠纷化解工作,目前已移送工会调解案件24件。畅通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在做实快立、快审、快判的同时,注重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维护用工主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兴庆区仲裁委、凤凰北街街道办事处、解放西街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共享法庭。依托共享法庭开展线上线下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职能,切实发挥“共享法庭”参与社会治理、源头化解纠纷的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利的司法服务。
坚持“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理念,助力各类市场主体提升用工规范化水平、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先后走进物业公司开展劳动争议普法大课堂、走进民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答疑释法活动,组织9家辖区企业共同召开座谈会等,推动涉企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法治“土壤”。
旧岁似锦,新篇待书。民一庭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让审判更有“温度”、便利群众更有“高度”、感知到的公平正义更有“厚度”,努力使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供稿:民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