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合买提(谢谢),董法官,亚克西(好)!”
在兴庆法院法庭内,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当事人艾某竖起大拇指,不住地向法官表示感谢。
法律有尺度,司法有温度。近日,在兴庆法院受理的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艾某承租被告经营管理的兴庆区某广场商铺用于经营,合同签订后原告依约支付了保证金租金35000元,但被告在期限内却未交付商铺。后原告多次催促被告,但被告一直置之不理,原告于是将被告诉至法院。
在庭前,法官了解到原告不熟悉普通话这一特殊情况,提前下载了翻译软件,利用软件翻译加“肢体语言”开展调解工作及庭前准备工作,为案件的顺利审理奠定基础。
开庭当日,被告未到庭参加诉讼,依法缺席审理。庭审中,因原告表达不畅,法官刻意放缓庭审节奏,全程专注耐心倾听,又通过肢体语言多次反复复述关键信息,以确认原告诉求。在历时2个小时的庭审中,法官20余次反复询问确认案件细节,最终厘清案件事实。庭审结束后,原告郑重地拍着胸口向法官说了声“亚克西”,表达了对法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高度认可。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返还保证金和租金,双方均未上诉。
作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兴庆法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让每一次法槌起落都传递法治力量,让每一场司法实践都浇灌团结之花,让法治成为民族团结的最强纽带,用心用情为各族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供稿:董恒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