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兴庆区人民法院->新闻中心->法院资讯
兴法时刻丨回望2024,我们以实际行动擦亮司法为民底色

  

2024年

兴庆法院始终践行“如我在诉”司法理念

坚持“小案不小办,小案不小看”

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不断提升法院工作水平

 

这一年,我们以初心执笔

用情用心服务群众

做深做实为民举措

热切回应群众需求

以实际行动

擦亮司法为民底色

 

下面,点击照片

带您回望这一年的温暖瞬间

 

1.【审执联动破“堵点”】

“法院积极参与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展现了新时代法院干警依法履职、服务大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良好形象,彰显了法院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涉及重点项目的一起确认合同效力纠纷案件中,兴庆法院裁定先予执行并顺利完成强制执行工作,受到兴庆区委的通报表扬。

这起案件中,被告占用原告场地,导致施工企业无法正常入场施工,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兴庆法院审判团队与执行团队共同对案件认真研判并制定工作预案,“兵分两路”进行现场勘验和调解,在历经长达10个小时的连夜多轮磋商无果后,依法作出先予执行裁定。

先予执行行动当天,兴庆法院出动警车8辆、抽调干警40余人,依照预案安排完成执行工作,顺利高效解决了辖区企业的燃眉之急,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2.【法官+调解员=一次解四案】

“多亏了法院诉前调解,这么快就把我们的纠纷解决了!”

“法院的工作效率真高!”

在兴庆法院“李大姐工作室”内,调解员“李大姐”李素霞和立案庭法官谷胜龙正在“默契配合”,处理四起类型不同、案情各异的案件。

这批案件初次组织调解时,均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通过“法官+调解员”诉前调解机制,调解员李素霞与对接法官谷胜龙联系后,决定对这批案件再次组织一次集中调解。

再次走进调解室,部分当事人仍表现出了不愿调解、希望一判了之的心理,面对调解持消极态度。法官详细为其分析调解和判决义务人履行相应义务的心态差异,调解员则是继续从情理角度纾解当事人心结、缓解当事人情绪。最终,所有案件顺利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均满意而归。

3.【叮铃!法律服务“快递”到了】

“以前只能在普法栏目里看法官直播断案,现在我们能在家门口听法官现场讲课,这感觉太棒了!有法律问题还能当面请教呢!”在兴庆区东城人家社区居民之家,一位居民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活动中,兴庆法院志愿者服务队法官送法到家,温暖服务直达民心。现场针对与居民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还巧妙地将真实案例和小视频融入讲解中,让法律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更加贴近居民生活。

现场氛围热烈,法官与居民互动频繁,居民们纷纷就自身关心的问题向服务队成员咨询,志愿者服务队干警一一给予解答,仿佛化身为“快递员”,将一份份专属定制的法律服务“快递”直送居民手中。社区摇身一变,成为了法律知识的“驿站”,充满了法治氛围。

4.【司法救助,温暖直达人心】

尚未成年的花季少女郭某因严重交通事故导致重伤二级,不久后其父亲突发疾病离世,母亲也因照顾女儿闭店停业,一家人失去稳定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顿。然而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兴庆法院法官发现事故责任人张某已年过七旬,没有能力支付赔偿款。

为了帮助这一家人,法官主动协助他们办理司法救助申请,收到申请后,兴庆法院积极向上级法院申请联动救助,自治区高院及银川中院迅速回应,共同开展联动救助,三级法院领导及干警前往郭某家中进行看望,并送去联动司法救助金。同时积极与社区、民政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联动,给予郭某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助力其与家人走出困境。

5.【法庭里来了“小幼苗”】

“大家知道庭审中审判员、书记员、人民陪审员是做什么的吗”“被告与被告人有什么区别呢”带着这些疑问,大新镇新水桥小学50名流动儿童学生受邀来到兴庆法院参加法治研学营活动。

在便民服务大厅和诉讼服务中心内,同学们体验了安检过程,了解了立案流程和便民举措,通过诉讼自助智能设施感受智慧司法的高效便捷。模拟法庭活动中,同学们依照真实案例改编的“剧本”,扮演审判员、书记员、人民陪审员等角色,并由法官对庭审流程进行点评。同学们穿上法袍,兴致勃勃地走上审判台,化身“小法官”敲响手中法槌,切身感受法庭庄严和法律威严。

随后,法院干警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同学们讲述假期安全知识,讲解防止校园欺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引导同学们知法、懂法、学法、守法、用法。

6.【用心为民办“证”事】

“真的太感谢您了,现在房产证能办了,我们也安心了,以后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某小区几位业主代表将一面写有“了解民心,办案神速”的锦旗送到兴庆法院法官的手中,感谢法官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房屋无法办理产权登记信息这一难题。

该案涉小区房屋建设于二十多年前,因建设小区的某房地产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这些房屋迟迟未能办理不动产权证。业主们多次与该公司协商,也一度求助媒体、信访等,但办证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承办法官经过多方查证及与房管局协调,推动业主与被告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帮助业主获得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法律依据,为后续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扫清了“障碍”。至此,困扰业主的办证难题烟消云散,业主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微笑。

7.【法庭“上门服务”,解纷“向前一步”】

“法官,今年的养殖成本增大,我们经营也很困难,请求法庭给我们宽限一些时日,我们争取早日支付拖欠的费用。”

“奶牛托管费是群众的生活来源,直接关乎他们的利益,企业要尽快支付,不然没办法给老百姓交代。”

兴庆法院受理的多起乡政府起诉奶牛养殖企业要求支付托管费案件,承办法官将巡回法庭开到涉案企业中。通过查看养殖情况,反复确认拖欠费用,现场对案件进行调解。最终成功调解2起标的额达1500余万的案件,养殖企业同意在先行支付部分款项的基础上,分期支付剩余欠付费用,双方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8.【夜间亮剑,勇往“执”前!】

在兴庆法院开展的夜间涉民生集中执行行动中,执行法官兵分多路,直奔执行现场,并通过直播平台向社会进行直播。

被执行人白某拖欠申请执行人杨某维修费及违约金8000余元。在本次夜间执行行动中,杨某配合执行法官一同前往白某家中执行,敲开白某家门后,执行法官向来开门的白某妻子说明情况,经过核实,其妻子表示愿意替白某还钱,并现场全部支付。

因杨某家住外地,为了减少其奔波,执行法官现场当即从公文包里拿出纸笔,趴在小区楼下的大理石花台上,为杨某书写执行结果送达回证。“实在太感谢了,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看着法官借着手机灯光现场办理后续手续,杨某心存感激,连声道谢。

从华灯初上到夜幕沉沉,集中执行进入尾声,本次行动共出动干警70人次、警车8辆,查找、传唤被执行人26人,司法拘留2人;执行完毕11件,达成执行和解7件,执行到位24万余元。

9.【调保“联手”,化解亿元纠纷】

兴庆法院受理的某企业买卖合同纠纷系列案中,该法庭在首日进行保全,次日开展调解,将诉讼保全的刚性与联动调解的柔性有机结合,以法律强制手段督促当事人积极应诉、主动调处。仅在两日内,便妥善化解了这两起大额标的纠纷,实现了案件质量与效率的双赢。

案件处理过程中,法治指导员认真查阅卷宗材料,同时迅速依照二原告的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冻结了被告公司的资金。次日,法治指导员和行业调解员结合案件保全到位情况、案件事实及法律关系、争议焦点等,进行“面对面”调解、“背对背”说理,给予双方自行处理的时间和空间,缓解了当事人的对立情绪。最终,两案的原被告均达成一致处理意见,二原告提出撤诉申请和解除保全申请,这一标的额上亿元的纠纷就此成功化解。

10.【以案为鉴,敲响警钟】

为充分发挥公开庭审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警示作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兴庆法院邀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银川市综合开发区税务局等单位近百名干部职工旁听被告人刘某某行贿一案。

“这样平淡美好的画面被我的贪欲和自私打破了,本该成为父母的骄傲,孩子的榜样的我,成了难以启齿的禁忌,那些原本平凡的生活,直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被告人刘某某当庭忏悔道。

此次庭审程序规范、严谨有序,各环节有条不紊,为旁听人员提供了一场极具震撼力的“沉浸式”警示教育课。旁听人员全神贯注地聆听,结束后纷纷表示要以此为鉴,不断加强学习,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供稿:政治部

来源: 责任编辑:
☆ 兴庆区人民法院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兴庆区人民法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兴庆区人民法院,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庆区人民法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兴庆区人民法院)”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兴庆区人民法院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