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的付出,我已经收到被告付的钱了。”
在吴某某诉陈某某不当得利案件中,承办法官收到原告吴某某的执行申请后,迅速联系被告陈某某,释明未主动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督促其尽快履行,最终原告如愿以偿收到了全部款项。
而在另一宗合同纠纷案件中,经调解被告陈某需分24期向原告李某履行还款义务,但被告因资金困难逾期付款,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考虑到被告已连续还款18期,且履约意愿强,为避免执行中对被告征信产生不良影响,在承办法官的积极斡旋下,原告最终同意给予宽限暂不申请执行。
兴庆法院高度重视执源治理工作,让裁判履于未执。在审理速裁案件中,结合案件受理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两头”工作,即诉前调解鼓励及时清结和判决调解后督促履行,对于诉前达成调解协议的,鼓励被告当场履行;判决后被告未履行,在收到原告的执行申请后,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督促其履行。
充分发挥“一群”作用,即在线上调解后“不散群”,利用线上调解群沟通畅通、督促履行的便利,保障当事人能随时联系到法院人员,承办法官能随时督促履行,以最少的程序、最短的时间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即在诉前调解、诉讼立案、审理裁决过程中考虑案件是否能够执行、是否利于执行、可否执前履行、能否执行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防止因执行前处理不当而产生一系列衍生问题。
今年以来,兴庆法院审结小额速裁案件5993件,其中606件在执行立案前全部履行。接下来,兴庆法院将持续推动执源治理工作,从末端“执”到前端“治” ,促使案件即时清结,推动以最少的程序、最短的时间、最大的比例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让更多“纸上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
供稿:马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