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兴庆区人民法院->法院文化->法官文苑
兴·文苑丨古城秋意浓

  

 

不经意间,兴庆古城的秋色已经很浓了。

似乎只是一夜,风便染红了城楼墙壁上的藤蔓,木叶摇落,寒虫声噤,一切都冷静了下来。不知这风是从哪里来,清清冽冽,吹寒了山岗,吹皱了池水,吹醒了自夏日来干燥混沌的天色。苍穹蔚蓝,四野清朗,举目望得见极远的景象。

承天寺塔安稳矗立在古园里,是一位久经风霜的长者,慈目环看着周遭的变化。千百年来,摩登城市在它周围逐日生长,久远的孤寂如今也熙熙攘攘,唯有他是不变,岁月往事凝成了塔檐铜铃上的一珠寒露,在深秋清晨里,点醒了来访者的目光。

南迁的冬鸟歇落在北塔湖的水面上,无风的日子里,湖面静如暖玉。池水岸边,那些春日里竭力拔高,夏日里极尽蒸腾的树木,如今也有了时间缓歇,安稳地各自飘零。行人也是懒散的,心头没有急事就慢慢走,心思都落在湖面上,又折向了辽远天穹。

在好天气里,中山公园总有一派热闹景象。唱念做打,赏叶观花,游人各有各的去处。走累了就缓坐下来,看石桌上光影跃动,听青天里驯鸽的飞声,再打开茶杯细细嘬上一口,平日里的纷繁复杂,在此处都能舒展开来。细想起来,这园子极富温情,达官贵人可赏,凡夫俗子可望,在闹市中养成了一片静心地。

再往远处去,便到了黄河岸边。伫立在秋日水畔,心中纵有千端万绪,也能被宽阔的流水轻易化解。这大河途经千山,却把最大的恩泽留给了这片平原,今人也知感恩,治沙守土清淤护堤,报答着她的涵养。节气再冷一些,这里的河面也会逐日冰封,仿佛要冷却住奔流的时间。来年大河开化,平原上又是一轮全新的生长,亘古不变,往复不息。

天色晚照时,郊外田野结束了当日的劳作。秋收富裕的农地已被精心梳理,现在也平顺了呼吸,静待暮色四合。土地从不亏待她的耕种者,生活也偏爱为她俯身挽袖的人们,辛勤是这里的底色。远处村庄静卧,红瓦白墙点染在这幅田园暮色图中,平添一份生动。

古城入夜后人声喧闹,街头巷尾燃起了生活的火焰。夜市中的锅铲奏出一支晚曲,诚意款待着腹中空瘪的听众。恰是人间烟火,最能抚慰人心,市井生活是城市的食谱,把一切白日里的疲态炒在锅里,煮进汤里,盛上桌的虽是平凡菜肴,却饱含着家常慰藉。

在舒缓的夜里,古城寂寂不语。长街灯火如流,老巷安逸静谧,她惦念着远走的游子,也对新到的访客抱有最亲切的善意。区区文字怎能复述她的风貌,唯有雨露给她修容,风霜为她裁衣,她的身姿长留在每位访客的回眸里。

也是在这样的秋日里,古城终和乡愁牵连在了一起。少时楼前的苗木今已参天,旧日巷口的吆喝难觅踪影,老街的名字还在沿用,寻着崭新的路牌走进去,再也不见当年风貌。一边感慨古城新生,一边轻叹年岁流逝,回头看来已过半生。好在古城还安坐在这里,秋阳暖照,大河环绕,像是已经等了你一个世纪,又像是还要再等你百年的时光。

何时常念此情?大概就在今晨秋风还未摇响塔檐的铜铃,湖面上落下了第一只冬鸟,园子里有人咿呀练声,长河环抱田野,携你奔向远方的一瞬。

 

撰稿:张林旺

来源: 责任编辑:
☆ 兴庆区人民法院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兴庆区人民法院”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兴庆区人民法院,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庆区人民法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兴庆区人民法院)”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兴庆区人民法院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